其三便是用于冲阵的重骑兵,数量最少,每个鄂托克只有不到两百骑,着有游牧民族珍贵的铁甲,并用皮革制成的马甲防护战马,手持近丈长矛。
冲锋势头的最前方,就是由被称为汗卫的重骑兵
与很多人印象中蒙古人以轻骑兵、弓马游骑见长不同,其实蒙古骑兵是相当重视重骑兵的。
尤其是成吉思汗时期,随着对西夏和金朝以及中东各国的战争胜利,蒙古骑兵缴获了大量甲胄,俘虏了无数工匠,随即就开始打造自己的重骑兵。
待到西征欧陆之时,蒙军披甲重骑兵比例已经达到了四成以上
所以,当初在多瑙河以东,对欧洲人近乎碾压式的破防,并非是什么轻骑兵对付重骑兵,恰恰相反,当时的中世纪欧洲的军队披甲率,才少得可怜。
只是随着大明的崛起,控制长城内外后,明廷对草原进行了严苛的技术封锁,才令北逃后蒙古骑兵的武装水平迅速下降,最后别说人马具甲的重骑兵,连铁质箭头都未必充裕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明末边军,建虏的威胁远过于蒙古游骑的原因,因为满洲不是单纯的游猎部落,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军事技术。
但准噶尔是个例外,因为它位于漠西,也就是过去瓦剌旧地
这里靠近中东和西域,这些地方也有不少铁器产出,而且阿济格等人的到来,也帮了不少忙。
因为八旗是军民一体的,随军除了军士,还有不少工匠
再加上介入叶尔羌内战南下后,缴获的大量武备,也让准噶尔的重骑兵得以扩张。
如果将整支准噶尔骑兵形容为长矛,那这数量不多,却锋锐异常的带甲骑兵就是犀利的钢制矛头,迅速击穿了白山派武装的阵线,加速对方的混乱。
喊杀声隔着十数里传到城头之上,面色苍白的尧勒瓦斯,就这样见证援军在敌人宛若群狼的猛冲之下,轰然溃散。
失去组织度的士卒,只是一味的往敌人冲击相反方向逃窜
恐慌和畏惧就写在他们的脸上
准噶尔军从两侧合围,于是白山派教徒们就一窝蜂往牙儿干河畔逃窜,不少忠诚的伊斯兰教徒,绝望的面朝西面跪地,口称安拉,念念有词。
但很显然,这并没有什么用,飞驰而过的骑兵锋刃,和四散而来的箭矢,迅速打破了他们的幻想,猩红色迅速在牙儿干河上蔓延开来……
一个时辰后,原本兴奋的尧勒瓦斯无力的低垂下头,心中再无半点期望
周边的官员和军士也不敢在他面前多言,但大家各自私下已经议论纷纷,无论是谁,在此战之后,都已经彻底断绝了凭借城中军力突围的幻想。
在失败主义的思潮蔓延同时,大家也开始迟疑
或许投降准噶尔,也并非什么难以接受的提案
虽然尧勒瓦斯作为叶尔羌大汗,由于司马依叛军的存在,如果投降,恐怕结局未必会好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小姐的恶犬(GBG NP 恶女万人迷) 重生后我被叔宠坏了 穿成游戏最惨大魔头 红楼花下客 被主角们觊觎了 南渡龙蛇录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魂帝 谋杀现场3 豪门后爸摆烂后爆红了 隐秘死角 谁说我要回头 偏偏宠爱 三个好汉一个帮(古言 NPH) 掌控球权 开局一座旅馆:我躺赢了 齿痕(骨科) 和反派绑定相爱系统 渣攻导演,在线崩书 改写团灭漫画的结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