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,终于到了陕西地界
光烈十三年七月
西征军聚集陕西地界
共有御前后军三师,三万七千余人,甘肃都司、陕西都督府边军两万四千余人,抚远三营三千余,合计六万五千余人马。
这个数字,放在整个大明的军事力量中,占比并不算很大,大约八分之一左右,但却是对西域远征,后勤能够承担的最大数额了。
因为与此同时,陕西、山西、四川、河南、北直、山东,还需征发民役十四万六千人。
考虑到河南、陕西两省,人丁缺乏,恢复不易,故而其中一半,都是得从山西、北直、山东调集,同样要经过数千里迁徙。
而后勤补给线,更是延绵数千里,虽然陕西早在两三年前,就开始储备粮草,但未雨绸缪,还是要做好战事长期僵持的准备。
这一点朱由榔再三嘱咐内阁和枢密院,做好御案,纵使满朝上下,对于此战信心满满,但出于历史的预见,朱由榔知道,这一仗绝对不好打。
一不小心,那就得干上几年乃至十几年。
备用粮道有两条
一则由四川北上济陕甘,考虑到蜀道难行,这一条只做辅助,二则由湖广北上,经河南往西至陕甘,这一条横跨四千里,虽多为平原,却耗费人力。
当月二十二日,南京内阁于武英殿召开御前会议
财部正式批复枢密院新加特别军事预算,五百五十万元,内阁同意,七科未予封驳,拟旨下达。
朱由榔废除了司礼监,将批红权收回御前,此前瞿式耜担任首辅时,批红权是直接给内阁的,当时内阁同时掌握票拟、批红,事实上恢复汉唐宰相地位。
但自光烈九年,幕府山朝会以后,都察院职权空前加强,事情又发生了变化。
首先,都察院、七科连为一体,人事任免,脱离吏部系统,高层由联席会议廷推产生,中低层由都察院内部人事部门独立升降。
其次,都察院、七科有权封驳、弹劾内阁及七部,并立案调查
过去,明代都察院的地位和六部相当,属于“大九卿”(六部尚书加左都御史、通政使、大理寺卿)之一,位在内阁之下。
而现在,都察院正式独立于内阁,甚至说,独立于整个政府部门之外,成为政府之外的监督力量。
相当于过去门下省和御史台的总和,左都御史成为了“台相”(都察院又称谏台)
但虽然权同宰相,却不入阁,如此,制度从过去的“一阁辖七部三院若干署”的局面,变成了“一阁一院”,也就是说,都察院虽然还叫院,但已经不是内阁下辖的部级单位了,而是和内阁首辅同等级别的独立衙门。
毕竟并不是每个大臣,都能像瞿式耜那样得到完全信任,当然,也是出于制度建设的需要,这也能看做是中兴后大明从战争年代,向承平年代的转型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掌控球权 穿成游戏最惨大魔头 谁说我要回头 小姐的恶犬(GBG NP 恶女万人迷) 渣攻导演,在线崩书 豪门后爸摆烂后爆红了 被主角们觊觎了 改写团灭漫画的结局 和反派绑定相爱系统 三个好汉一个帮(古言 NPH) 魂帝 隐秘死角 红楼花下客 重生后我被叔宠坏了 南渡龙蛇录 开局一座旅馆:我躺赢了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谋杀现场3 偏偏宠爱 齿痕(骨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