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花缭乱的货物清单也已经传到了英国,那些看到了样品和价格之后的从业者,真的已经慌了神。
东印度公司出于利润优先考虑,是不可能买最好的东西的。再加上其国内政策的缘故,使得很多商品是不能进口的,进口也没法卖的。
所以大顺能换白银的货物,其实并不只是只有茶、丝、瓷,还有很多之前因为垄断贸易被封闭的其余货物。
并不是说这些货物要全卖到英国,才会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。
英国特殊的贵族地主与商业联合共生体,使得他们必须要保持规模庞大的海外市场。
大顺对欧洲主动贸易,也是对英国的一种毁灭。
一旦这个贵族地主与商业联合共生体被剥夺了海外市场,那么只靠英国的内部市场,是无法容纳这么大的产能的。
英国的人口在这摆着,工业实力也在这摆着,他的内部市场注定了靠内部市场是不行的。
只是,面对大顺的货船,和船上各色的物美价廉的货物,只靠“诅咒”和“痛骂”,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
面对可能的倾销,英国可能不熟,但历史上的中国可是“经验丰富”,总结起来无非两种。
第一种,如袁大总统的叔叔袁宝恒,针对鸦片问题,提出的办法是:
【我们将大面积种植罂粟,用于抵抗英国的鸦片。武力无法确保海关自主权,则用本国货驱赶外国货,什么时候英国鸦片无利可图、无法竞争过本土鸦片、从而导致在印度的鸦片种植业破产了,什么时候中国再全面禁绝鸦片】
管不了洋人,还管不了百姓吗?洋人管不得,那就让洋人自觉无利可图退出去,再整治本国的鸦片,更容易一点。
但是,这个办法……只能用于鸦片,无法用于棉布、瓷器之类的东西。
鸦片如果只看其商品属性,使得这玩意种起来,并不比种苞米、种麦子难多少。只要放开了,理论上确实是可以驱逐洋货的,不但理论上如此,现实也确实做到了。
只不过只做了第一步,第二步没做……
但棉布不一样,或者说,工业品不一样。
这个办法,等同于“保持对外贸易的前提下”的解决办法——晚清是被动的保持鸦片贸易,因为敢关门就要挨打。
所以这个办法的本质,就是在保持继续对外贸易的前提下,让本国商品的价格低于外国,从而迫使外国主动退出。
也所以这个办法只能用在鸦片之类的东西上,不能用在工业品上。
敌人的倾销,会导致本国的工场破产,是不可能在竞争之下存活下来的。
如果英国真能把棉布的价格质量,搞得和后来晚晴北洋本土种鸦片那样的相对质量和成本,是可行的。
但如果能搞成这样,那还紧张什么呢?棉布又不是鸦片有危害,可劲儿搞啊。
但英国人看着棉布质量和价格的巨大差异,心里是有数的。
历史上蒸汽机1776年发明,百年后的1876年机织布的依旧无法彻底打败手工业土布。
甚至于伴随着二鸦结束,印度棉纱大规模进入中国、解决了纺纱纺线“效率”问题后,还迎来了一波本土布的回光返照,达到了5.78亿匹的旧时代最高产能。
这个办法行不通,或者说保持对外进口贸易这个前提的办法行不通,那就只能选第二种方法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无处可逃 我能切换模式 伴烟(重生古言 1v1) 不三不四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完美关系(兄妹,双性,两男一女) 梦浅情深 万历新明 隔山海 秦先生,宝贝甜心要抱抱 半壁文娱 怪物图鉴(短篇合集) 玉奴(1v1.H) 汉末纵横天下 食物链顶端的佣兵 大道无遥 他超级攻的 等待灰姑娘的爱情 战神奶爸 [咒回]弟弟打算灭了全家怎么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