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沐小说网

飘沐小说网>新顺1730 > 第六四六章 梦魇(第4页)

第六四六章 梦魇(第4页)

离得太远,货物却近,刘钰之前来欧洲就在那喊自由贸易,完后大顺又是帝制模板——当然是奇葩的模板,道德哲人王、绝对君主制、官僚内阁制这三个根本不搭边的东西,却可以随需要而在各路人马的嘴里自由变换。

真相到底如何,没人在意,重要的是借着中国说自己想说的。

好的是他。

坏的也是他。

关于“宗教”还是“理性”的争端,其高峰点,就是《格列夫游记》里指代“他们嘴里的中国”的慧骃国。

后世看来可能感觉不到这个慧骃国和中国的关系。

那是因为那时候的“中国”,不是真实的“中国”。

而是以威廉·坦普尔爵士为首的一群人所描绘的那个“已经超越了色诺芬的制度、柏拉图的理想国、莫尔的乌托邦以及哈林顿的大洋国等一切想象的体制,是以最大的智慧和理性进行统治的”的那个中国。

只是把乌托邦、大洋国、理想国,批了层皮,找了个现实里真实存在、但又摸不着寻常人看不到的国家而已。

毕竟在大多数人不能出国游历的年代,一个真实存在的强大国家,可比那些明知道不存在的乌托邦、大洋国,听起来要更可信一些。

而现在大顺渐渐走出了背景板,也就将一直没有分出胜负的自由贸易还是重商主义、理性还是宗教、加强君主权力还是继续削弱君主权力的争端,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。

这一次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的货船直航欧洲,对那些反对者来说,应该说,就是一场梦魇。

既是自身的梦魇。

也是英国的梦魇。

越真实、越近、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,这种梦魇也就越发可怕。

所谓自身的梦魇,是此时英国很多人对中国的一种很特殊的情绪。

这个情绪,很难说清楚。

不是简单的商品冲击。

可以用此时已经死掉的一个人做例子,来理解此时英国一些人的心态。

比如写《鲁宾逊漂流记》的笛福。

这里面,有一个类似于“门前两棵树、一课是枣树、另一棵也是枣树”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的段子。

就是笛福在他的各种小说里,总会提到各种“陶罐”。

意识流文学的女性代表人物、写过《达洛维夫人》的伍尔夫,曾经评价说:他反复将一个普通的陶罐,置于读者的关注中,让我们透过这个陶罐看到了遥远的荒岛,和人类的灵魂深处……

但实际上,为啥笛福老喜欢写陶罐、讽刺瓷器呢?真的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人类的灵魂深处吗?

不,其实,因为笛福在写小说之前,和朋友开了家陶器厂。

然后,那几年中国瓷大量进入英国,他这个陶器厂就……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  怪物图鉴(短篇合集)  [咒回]弟弟打算灭了全家怎么办  秦先生,宝贝甜心要抱抱  战神奶爸  万历新明  玉奴(1v1.H)  我能切换模式  大道无遥  汉末纵横天下  伴烟(重生古言 1v1)  半壁文娱  梦浅情深  无处可逃  食物链顶端的佣兵  等待灰姑娘的爱情  不三不四  他超级攻的  完美关系(兄妹,双性,两男一女)  隔山海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