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进的”、“自由的”、“商业的”、“进步的”、“资本主义的”荷兰,在巴达维亚周边,搞最落后的、农奴制变种、快退到奴隶制的“强迫种植制”。
所谓“落后的”、“集权的”、“小农的”、“封建王朝的”大顺,在巴达维亚周边和西爪哇,搞激进的、此时最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土地改革:自由买卖、土地私有、按亩纳税。
当然,这在大顺的字典里,叫“均田”。
因为按照大顺理想化的统治模式,或者说历史造就的惯性,大顺对征服地区理想化的统治模式是这样的:
均田。
编户齐民。
里正负责收缴税。
官府进行统治。
没有豪绅、当地贵族来妨碍统治。
形成皇帝——六政府——地方官——里正保甲——一个个小农,这样的垂直模式。
包括在内地,这也是理想化的统治方式。
问题是内地士绅阶层盘根错节,没法动。
按此时的一些说法,叫“朝廷在中原吃了士绅一千年的屎,去了南洋还要受这鸟气,再去吃南洋土司的屎?”
内地士绅的屎,谁当皇帝都得梗着脖子吃,不吃不行。
这到了南洋,既没有科举出身的官僚关系,也没有开国功勋的土地占有,几十万华人百姓,多数都是底层。少数可以乘马车出入前总督府的高等华人又是根本不被信任的。
朝廷这边自是想都不用想,以万丹开刀,直接来了一场最激烈的均田改革。
最难处理的关系,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
最容易处理的关系,是一群外来人,该杀的杀、该抓的抓,简单粗暴。
地方官是科举或者武德宫出身的,来到这一看,认得这万丹的这些豪绅贵族是谁呀?
找关系都找不到。
自小的儒学教育,能井则井、不能井则均,在内地只能喊喊口号,跑到这总算是有机会尝试了。
大量新学出身的年轻人如今也都成年了,一个个又识字,又不能参加科举。
妥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,皇帝巴不得都滚蛋去南洋当小吏,给个活干。
应该说,大顺朝廷眼里的西爪哇模式,在他们的视角看来,是一种儒学意义上的、变种的复古西周封建制。
大量的实学年轻人,是士,脱产。
城市及城市周边的华人,是国人。
本地土著,是野人。
只不过,不能井,而是均。
税收上去给政府,政府再发下来给这些“士”做俸禄,保证他们脱产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半壁文娱 完美关系(兄妹,双性,两男一女) 秦先生,宝贝甜心要抱抱 食物链顶端的佣兵 伴烟(重生古言 1v1) 大道无遥 万历新明 汉末纵横天下 不三不四 玉奴(1v1.H)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战神奶爸 他超级攻的 隔山海 等待灰姑娘的爱情 我能切换模式 怪物图鉴(短篇合集) 梦浅情深 [咒回]弟弟打算灭了全家怎么办 无处可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