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武帝就打起了这些人的主意。】
【他先搞“劝捐”,把自己内帑的钱拿出来给国库,表示自己都身体力行了,各位爱卿、还有社会上的其他名流,是不是应该表示表示?
其他人十动然拒,集体装死。
崇祯表示:这我熟啊!
不,崇祯你没学到精髓。
这时,有个审时度势的爱国商人,名叫卜式,捐出了一半的家产。没过多久,因为安抚投降的浑邪王部落,以及赶上河南大旱,国库又空了。卜式又从剩余的家产里拿出二十万钱捐给朝廷。
汉武帝得到了这个消息,立马把这位卜式同志立为“感动大汉”的典型人物,不仅表彰还直接赏了官爵,就希望能千金买马骨,让大家踊跃一点。】
刘彻想起前几年的事情,依然感慨道:“卜式确实忠君爱国,堪为典范啊!”
座下的大臣中,卫青霍去病赵破奴之类的还好,因为他们是这些年对外战争的主力,不会和汉武帝唱反调。
但是那几个来凑数的老功臣二代三代们,就觉得陛下这话有些刺耳了。
凭什么要求他们无偿奉献啊?他们的家产那不都是祖宗一刀一枪杀出来的,兢兢业业攒出来的。
朝廷打赢了又不会给他们升官,反而便宜了卫霍这些贱奴出身的幸臣。
呵,陛下有失偏颇!
【但是那话怎么说的来着?不是我不想捐,是我真的有一头牛啊!
刘彻一看,还装死是吧?
好好好,那就不客气了。】
刘邦不再想小肥羊,开始好奇曾孙还有什么招数。
他忍不住笑道:“哎呀,咱们这个曾孙,当真是个奇才雄主啊。”
吕后教导完刘恒,勉力夸奖了一番,然后让宫人带下去休息吃点心。
自从知道盈儿的结局,她就反思了一番,在教导刘恒时没有逼的很紧,基本都是和颜悦色。
听到刘邦这样说,吕雉反驳道:“可观他后期一些作为,也难以称得上是英明。”
刘邦摆摆手:“人一辈子会做许多事,有的好有的坏,有的看似对,有的看似错。乃公年轻时,模仿信陵君浪荡江湖,何曾想到有一日会成为天下之主?曾孙做的够好了。”
这话说的正经,吕雉也认同,她微微一笑:“妾身知晓了,以后会把这份记录传下去,让恒儿务必好好安排。”
【公元前127年,汉武帝发布了《迁茂陵令》,规定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,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。
茂陵是他登基后给自己修建的陵墓。而300万钱嘛,有学者考证,大概相当于前些年的亿万富翁。这些豪强在地方上兼并土地、隐匿人口、勾连势力,现在汉武帝把他们全放在眼皮子底下,看他们怎么搞事。
不过刘彻没有搞得很难看,朝廷会给每户迁徙者20万钱的高额“拆迁补偿款”,还让这些豪强脱去商家身份,跻身世家名门。有了好处,这些豪强再不情愿也没办法跟朝廷作对,只能搬家。后来,这些长安的“茂陵子弟”,也成了“富二代”的古代版形容词。
事情还没完,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、房产,那些奉旨迁徙的富豪就得贱卖土地房产。
这正是朝廷抄底的好时机。
由地方政府出面将上千万亩的良田低价收购,而后分给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,国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。
这样一来,那些无地的赤贫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朝廷粮食税收激增,而豪强的土地财富,则在迁徙茂陵的过程中被强行“均富”了,极大延缓了土地兼并的情况。】
嗯……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今夜艳火 嫁给病弱夫君后 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他在勾栏唱过曲 gb 觅欢(双重生) 坏家教 豪门前妻诱惑我渣她 捡到前夫哥日记后 始皇家养小皇后 师妹,我的 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男神对我又争又抢 怀了主母兄长的孩子后 不想哭和想殉情[综漫] 死对头真千金居然暗恋我 今天成功在本丸养老了吗 卖姬难道也有错吗? 从忍界开始做游戏 笨蛋刺客任务失败后 反派拯救系统绑错了人